北京科技大學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論述和給學校老教授的重要回信精神,將“嚴謹治學、甘為人梯”精神貫穿教師思政工作全過程,構建優化頂層設計、強化思想引領、樹立榜樣示范、把牢思想動態“四位一體”的教師思政工作體系,推動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和師德師風建設走深走實。
優化頂層設計,構建長效機制。完善工作機制。成立黨委教師工作委員會和師德建設與監督委員會,統籌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建設工作。構建學校黨委、院系黨組織、教師黨支部三級聯動的教師工作機制,強化基層黨組織在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中的作用。建立黨員領導干部與青年教師入黨積極分子結對聯系制度、實行政治學術“雙導師制”,不斷加強對教師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明確部門職責。制定《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實施細則》和《教師道德行為規范》,立足目標任務,明確具體舉措,科學劃分各部門和學院工作職責分工。二級黨委定期開展《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和師德師風相關規章制度專題學習研討,常態化落實本單位師德教育工作,推進師德培育涵養。構建協同體系。堅持“全校一盤棋”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積極構建領導決策、左右協同、上下聯動的工作體系,定期召開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工作專題推進會。黨委教師工作部對師德失范行為統一受理,根據部門職責、業務歸口分類開展調查認定處理工作,規范處理流程,實現閉環管理。
強化思想引領,豐富精神內涵。抓好思想理論學習。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給學校老教授的重要回信精神,將“嚴謹治學、甘為人梯”精神貫穿師德師風建設全過程,引導廣大教師牢記總書記囑托,傳承老教授精神,爭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舉辦“北京科技大學教師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培訓班”,提升思想政治能力和水平,提高職業道德,切實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辦好紅色社會實踐。將常態化、深層次的實踐體驗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開展北科大—秦安“送教下鄉”教師培訓活動,促進理論內容進一步內化為思想意識、外化為行為實踐。舉辦“滿井之光”青年教師暑期紅色實踐活動,把紅色資源作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在深入實踐的過程中充分了解國情、黨情、社情、民情,增強對理論知識的理性認知和情感認同。做好校園文化浸潤。積極開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打造高雅校園文化,優化校風教風學風,打造“滿井故事五部曲”大型原創校史劇,引導師生在校園文化中感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內涵。出版《師韻·北科大走出的院士》《文毓滿井》等原創書籍,有效推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引導青年教師樹立正確的政治立場和價值追求,切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說服力與實效性。
樹立榜樣示范,營造良好風尚。加強榮譽體系建設。出臺《北京科技大學教職工榮譽體系實施辦法》,將榮譽體系貫穿教職工職業生涯全過程。發揮獎勵與表彰的導向作用,根據不同類型的崗位職責和工作特點,以教師職業生涯全程為主線,分類分層次增設入校工作以來不同時期的職業榮譽獎項,引導教師積極踐行“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的要求。選樹先進教師典型。開展“嚴謹治學、甘為人梯”師德先進集體和教書育人榜樣(先鋒),北京科技大學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崗位能手(標兵)等評選表彰活動,選樹身邊“大先生”“教學名師”“感動北科”新聞人物,在學生中開展“我愛我師”“研師亦友”評選活動,努力提升教師獲得感、幸福感和榮譽感。發揮榜樣引領作用。對教學科研一線優秀教師進行系列人物專訪,召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先進事跡報告會,舉辦“名師面對面”“師德講堂”等活動,圍繞教師立德樹人使命和職業道德規范等方面對全校教職工進行培訓,樹師德、鑄師魂、正師風,營造崇尚師德、尊師重教的良好環境和校園氛圍。
把牢思想動態,嚴禁碰觸底線。掌握思想動態。定期召開教師思想政治專題座談會、訪談會,堅持“確保方向、突出師德、分類施策、全員全程”基本原則,常態化做好意見征求、排憂解難等工作,加強對廣大教師的關心關愛和教育引導。在一線教師群體中通過問卷調查形式抽樣調研教師對國家政策、社會熱點、學校發展的看法和觀點,及時了解教師思想動態。落實第一標準。將師德師風寓于考核評價、獎勵懲罰之中。將師德考核結果與教職工管理和職業發展全過程掛鉤,作為崗位聘用、職稱評定、職務晉升、工資晉級、干部選任、申報人才計劃、申報科研項目、學習進修、評獎評優等工作的重要依據。嚴格落實師德失范行為懲處和師德“一票否決”。加強警示教育。持續落實師德師風宣講工作,開展紀律規矩基層巡回講座,將教師職業行為準則宣講作為新教師入職必要學習項目。定期召開師德師風警示教育大會,組織教師剖析原因、查擺自省,引導教師以案為鑒,增強教職工師德師風紅線意識。每學期面向全體教職工編發師德失范處理警示案例,提高警示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